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450112
胃肠道间质瘤病理诊断要点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5日 《人人健康》 2019年第12期
     所谓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在肿瘤种临床实践工作领域具备常见性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其通常借由未经分化的,或者是具備多样化潜能的梭形成上皮样细胞组成,在基本的生物学行为表现层面具备复杂多样特征,现有的研究结论证实其不存在绝对良性,在病理分型层面大多可以被划归入恶性肿瘤的范畴。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通常缺乏特异性,针对该病患者开展早期临床诊断工作,需要面对较大的技术困难,绝大多数患者均在肿瘤生长到较大体积且引致显著症状时得到关注,在手术切除后经由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实现临床确诊。现阶段,尽管与胃肠道间质瘤相关联的复发风险度评估分级标准制度已经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但是临床医生尚未实现对胃肠道间质瘤疾病基本生物学行为的全面系统分析评价。从总体性角度展开阐释分析,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胃肠道间质瘤疾病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实施要点,对于确保患者获取到及时系统有效的诊断,支持患者获取到有效的药物治疗具备重要意义。

    1胃肠道间质瘤的与历史来源早在1940年,著名病理学家Stout就率先运用“间质瘤”的概念表述形式,针对某些具备奇特形态消化道平滑肌肿瘤展开描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42 字符